乳化切削液的配制就是乳化油用水稀释成乳状液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油水界面增加的过程,也是表面增加的过程。因此,通常需对其做一定的功,机械搅拌和加热是常用的做功方法。根据乳化油本身的性状,其配制方法一般有以下3种:
1.常规溶解法 如果乳化油自身的流性和乳化性能好,只要按一定比例将乳化油加入稀释水中,充分搅拌后即可达到乳化状态,得到均匀的乳化切削液。必须注意的是配制乳化切削液时,一定要将乳化油加入稀释水。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将稀释水加入乳化油中,在某些情下如温度较低,可能生成胶状物质,很难溶解开。
2.加热溶解法 对于黏度大、甚至呈膏状的乳化油,需要将乳化油加热,或者先使用部分热水冲调,待其充分乳化后再用冷水稀释至所需浓度。因为热水可以使乳化油的黏度降低。热水使用部分热水分子有较大的动能,而且热水的表面张力小,有利于乳化油的均匀分散。
3.相转变溶解法 如果乳化油自身的乳化性能不够好,应在乳化的初始阶段在不断搅拌下先向乳化油中缓慢地加入少量稀释水,待到乳化油已被充分乳化、变成均匀的乳化切削液后,再冲调大量的稀释水,并不断搅拌,直至达到所需配制的浓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其先形成油包水型(W/O)乳化状,在不断搅拌并继续加入稀释水的过程中,使其发生相转变,由W/O型转变为O/W型。这样做虽然费时、费事,但所得的乳化切削液颗粒较均匀、细致,乳化液的稳定性较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乳化油本身乳化性能的欠缺。
乳化油配制乳化切削液时释释时须注意以下三方面:
1.稀释水的水质 需要符合配制乳化切削液的水质要求
2.稀释水的温度 如果稀释水的温度太低,不利于配制乳化切削液,因为冷水易引起乳化剂的凝聚,形成胶状物质,一旦凝聚成胶状物质后就很难溶解。
3.乳化切削液的PH值,配制好的乳化切削液的PH值通常取决于乳化油的配方组成,配制乳化切削液可以根据工件材料适当调整。比如,加工铝、锌合金的乳化切削液PH值不能过高,一般在7.5-8.5为宜;加工钢铁材料应在8.5-9.5。这时往往需要提升PH值,常用的方法是加入少量(为0.1%~0.3%)碳酸钠、硼砂或苯甲酸钠等碱性物质。
本文章来源于《金属切削液-选择、配制、使用与管理》,由科泽润滑油摘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